一、世界润滑油发展趋势
润滑油的发展是和经济、机械装备、技术水平、环保要求、理念定位等密不可分的经济形式综合体现,而不是一种单一简单的表现。50年代润滑油的初级发展依赖于用初始旧工艺(俗称老三套)生产的普通矿物基础油为原料,由于这样工艺生产的基础油在生产过程中基本以物理过程为主,不改变烃类结构,所生产的基础油质量取决于原料中理想组分的含量和性质。因此,该类基础油在性能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对于苛刻条件上的润滑要求则无法满足,从而也影响到润滑油的质量和功能。70年代随着炼油技术的不断提高,加氢异构技术的问世有力的推动了基础油的发展,因为加氢异构技术可有效的除去基础油中的不良成分,并部分的改变基础油的结构形成,使基础油的分子结构比原有的稳定性大大提高,相应润滑油的品质和功能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80年代合成技术的攻破使基础油的品质和功能发生了本质上的根本改变,也使润滑油跃入到了一个崭新时代,合成基础油原料来源于原油中的瓦斯气或天然气所散发出来的乙烯、丙烯等精细成份,在经收集、聚合、催化等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更加稳定的大分子团,因为它在本质上它使用了原油中较好的成份,加以化学反应并透过人为特殊工艺的控制达到预期的分子稳定形态,从而极大的提高了润滑油的综合性能和使用寿命。目前在发达国家传统的老三套生产早在19世纪中期已淘汰,目前采用加氢异构基础油已经普及,合成润滑油也已经进入推广和普及阶段,而中国75%的原油冶炼仍采用老三套,加氢异构技术采用率不足25%,合成油几乎是空白。
世界润滑油的总体发展趋势为:基础油以加氢和合成为主力军,级别上多级将逐步取代单级,添加剂类型将以新型的高效多功能复合添加剂取代单剂,润滑油将以通用取代专用,新型环保功能性产品将取代传统产品,在指标上,低粘度、高极压、耐高温、抗氧化、适用温度区间幅度大将是以后润滑油发展的趋势,即节能、环保、经济将是发展的必然。
润滑和机械应是同步发展的孪生兄弟,
而不是互不相关的两个行业。
二、中国润滑油发展及现状
纵观中国目前润滑油行业的现状来看,无论是从基础油的生产工艺还是润滑技术与发达国家都有很大的差距,润滑油标准与现代设备标准的要求也明显滞后。因此,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相当一段时间,提高润滑技术、倡导节能环保将是润滑油行业无法回避的主旋律,润滑油行业无论是生产工艺还是供应格局均将面临着新的挑战。
据2011年中国石油协会统计公布的数字,中国润滑油需求总量已达680万吨,占世界消费总量4000万吨的17%之多,占亚洲总量1130万吨的60%之多,现已超过俄罗斯位于美国800万吨之后的世界第二润滑油消费大国。截止目前亚太地区润滑油的市场份额已占世界的1/3之多,其中我国润滑油需求在未来10年内将会在不低于5%以上的速度增长,其增长率为世界最高(北美0.5%,西欧-1%,拉丁美洲1.7%、日本1.2%、俄罗斯2.8%)。2011年我国润滑油表观消费量为680万吨,据海关部门统计2011年我国润滑油年进口量为100万吨,其中95%为高档产品(04年不足40万吨,平均年增长12.7%之多),两者之差则为2011年实际国内生产消费量为580万吨,其增长率高达5.7%。从生产格局来看、国内低档润滑油厂家多、生产能力过剩,高档润滑油的生产能力不足的现象依然严重。
权威报告显示:国外润滑油品牌在中国高端市场占据份额达到60%以上,其利润却占高端市场的80%之多,虽然国内品牌占市场份额的85%以上,但利润却只占22%。从中国润滑油生产企业形成的格局来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1)具有资源优势的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资源供应总量占58%上。
(2)具有品牌和技术优势的美孚、壳牌等外资企业,市场份额占20%,并且在高端市场增势强劲。
(3)以“统一、莱克”为代表的民营企业,以其灵活的经营机制和猛醒的品牌意识,市场份额约占22%,从而形成了中国润滑油三足鼎立之势。
 重视就是进步、改变就是创新。
三、中国润滑油市场的问题及对发展的影响
供润滑油生产所用基础油的生产量中国位居世界第三位,但用于调配润滑油的核心添加剂的生产能力中国几乎不占名次,就是有也是一些低档的单剂,中档的则是合资或依赖于进口,高档添加剂生产几乎为空白,实事求是地讲:中国在润滑油这方面缺乏中国“芯”。
(一)先进润滑技术应用不够造成浪费严重。
由于中国润滑油研究起步较晚,机械与润滑学科的分设,造成润滑专业人才或者说是润滑技术综合应用人才的缺乏,多部分还是依赖经验型、条条框框型、格式化的开展工作,重视设备购进、维修和技术改造、而忽视了润滑技术的合理应用与科学改良,造成了潜在而又巨大的资源浪费。
(二)标准的滞后促使设备润滑管理的落后,润滑技术改良能力丧失。我国现行标准基本是原来等同采用了美国标准,且都是在1995年以前制定发布,虽然在最近几年做过很少一部分修订,但与机械的高速发展极不配套,可以说中国润滑油标准滞后已严重制约行业的发展。在发达国家润滑油的标准是根据设备变化及性能的要求,及时的推出新标准、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有效运行。
(三)设备的不断升级改造,使小马拉大车现象越来越普遍,润滑任务越来越重,合理润滑的差距越来越大,潜在和直接损失情况严重。
中国企业的主力军85%以上源于在老企业改制或从传统行业改造在而来,原本因专业技术缺乏、标准滞后、润滑品质低下的恶性局面冰上加霜。润滑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应该建立在以满足设备苛刻条件下需要为中心,而不是用润滑油标准来格式化的套用设备,润滑标准应为满足设备运行条件服务,而不是设备的运行状况服从于润滑标准,特别是在设备进行了升级和改造后设备运行条件的恶化,必须相应的提高润滑油的使用标准和材料品质,否则润滑介质将无法保证其安全运行,即使短时间不被发现,但设备内在已受到严重的损失。
以上原因造成我国企业设备运行中把格式化的被动维修当成法宝,把不能有效保护设备运行、过时的标准当成依据,使得润滑技术应用工作形同空设或无有,造成潜在成本上升,直接利润降低,拼设备现象严重,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润滑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设备数量的不断增加、性能的不断升级,润滑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机械设备运行质量的好坏、效率的高低,它不仅关系到局部的一台设备和一个企业,更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利益。
中国工程院院士薛群基说:“一切与机械设备有关的生产、运输等都与摩擦密切相关,中国迫切需要在制造业和高新技术方面实现摩擦学研究和应用的突破,这是中国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关键”。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石油大学原校长张嗣伟指出:“润滑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先进的润滑技术对节能减排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能减少机械设备部件之间的摩擦,就可能大大的减少磨损、实现节能”。
中国工程院咨询研究项目《摩擦学科学及工程应用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指出:“仅在汽车能量的分布中燃料的热能有10.5%消耗于汽车各种零部件的摩擦损失(中国汽车2011年拥有量已超过10000万辆以上)。世界能源的30-50%消耗于摩擦磨损,润滑不良造成的材料磨损占60%以上。欧美发达国家因摩擦磨损造成的损失占GDP(国内生产总产值)的2%-7%,发展中国家(中国)5%-10%,其费用相当于目前经济发展水平条件下GDP再增加5万亿元(2011年中国GDP总量近50万亿元)。
美国研究表明:机械设备零部件的主要失效形式是摩损,它在整机总故障中占47.2%。在变速机构故障中占65.3%,在驱动设备故障中占72.9%,由此带来的维修费用占设备使用费用的25%。
从上不难看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机械装备数量的不断增加,对机械设备运行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国际经济竞争局势的不断升级,产品差异化和利润的不断缩小,对环境保护的力度越来越大……,如何提升和推广润滑技术,优化润滑技术方案,提高新型润滑材料的比例,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不但重要而且十分必要,也是挖潜节能、提高运行效率最有效的捷径。
润滑技术是节能减排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但也是最容易被遗忘的角落。
五、推行“润滑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
“润滑经济”是指通过运用先进润滑技术和材料,有效防止和减少机械设备的摩擦磨损,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效,从而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中国工程院《摩擦学科学及工程应用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指出:2006年我国工业领域因摩擦磨损造成的损失约9500亿元人民币,目前无论是车辆的猛增或是工业设备的增加都有了极大幅度的增长,按现行计算其浪费数字更为惊人。另据国际石油进出口统计,中国从1993年首年从国外进口石油988万吨,到2011年进口量已突破2万亿吨,每年的增长量以不低于二位数快速增加。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也由1993年的不足6.7%上升到2011年的57.2%,预计2020年将超过70%,仅次于英国、欧盟和日本。实践证明:使用低端润滑油因不能有效保护设备运行量大而浪费,采用先进的润滑技术使用高品质润滑油量小而节约,不合理的使用润滑油会造成极大的浪费,也直接影响到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的上升,关系着国家石油战略的安全。
我们主张推行预前养护机制,即采用先进的润滑技术和优质的润滑材料及合理的养护方案防止和减少设备运行中的故障,而不是忽视润滑或润滑不良造成设备的故障而不得不停机维修,这种所谓的“正常现象”属被动维修。用预前养护理念取代传统的被动维修是推行润滑经济的关键。
润滑经济的益处:
(一)节约: a、节能,减少易耗部件和日常养护人员。
            b、减少主机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投入,减少零配件库存的资金占用。
            c、降低对设备管理的难度和管理费用。
            d、提高输出功率,减少排污费用。
(二)增效:a、提高设备功率输出,减少失效和事故停机损失。
            b、减少保养性停机时间,提高运行效率。
            c、延长设备寿命,减少因设备寿命引发的其它费用。
(三)安全:a、减少机械故障,提高安全保障。
            b、降低设备运行温度、改善工作环境。
综上所述: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润滑经济的推进已势在必行,世界经济的竞争也使润滑经济显得重要,国家的能源战略和环境安全的需要也使润滑经济变得迫切而必然。